之前分享过“扫地机机器人、无人机、编队无人机、Camera”等产品的历史/演进以及未来的预测,我们也做过好几次小圈子的闭门分享/交流会,大家碰撞之中受到不少启发。
这两年泳池机器人非常火爆,也一直在思考要不要进入,是否值得进入?
今年下半年一直在调研这个领域,因此今天就以“泳池机器人的发展史,作为这个领域的开篇。
泳池机器人与扫地机其实非常类似,也是起源于上世纪 60 年代。
以目前头部的产品规划来看,也遵从机械换–>半自动化–>智能化的路径。
概念化
探索:产品来自于需求,上世纪 60 年代,欧美私人泳池数量激增,诞生了泳池清洁自动化的探索之旅。
动力源自于污物吸泵,根据泳池形状等场景诞生的各种刷子工具。清洁繁琐、效率低下,并且非常费力气(备注:此时的人工成本还不是很敏感,有钱人的草坪和泳池是身份象征)。
记得我之前给大家看过我去北美/英国/德国/瑞士等地拍人家的房屋结构/装修/地板/地毯类型,地毯市场的调研照片。—- 调研永远是产品经理的第一职责(源自我们职业能力的需求(市场能力/产品管理能力/成本控制能力)
第一代:以 Polaris 和 Kreepy 为代表的“第一代半自动化”泳池清洁机器人开始出现。
这时候的主要解决方案是泳池过滤系统(markdown 插入图片比较笨拙,发布后,我群内发该系统的图片)。该系统的原理是通过吸盘和水流压力驱动,以此来吸走污物。
这时候的机器是随机行走的,就是类似最早的扫地机机器人,以牺牲效率来换取清洁覆盖率(图片见群内)。
机器人雏形
80 年代,Maytronics 推出 Dolphin 泳池清洁机器人。
不错,还是那个牛逼的以色列,这家公司就是以色列的。不要小瞧这个国家,之前我们分享过,Vslam 就是这货开创的。(产品经理需要有国际视野,整天别在群内 XJB 聊,多聊聊产品/市场。)
**划重点:这是全球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泳池清洁“机器人”。
从此开始泳池清洁工具已经不依赖于泳池的过滤系统,能够独立自主的移动过清洁。
该机器人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 差异化:能够清洁池子底部和池壁(这在现在也是不好解决的点)
- 可以规划路径
- 电机驱动,独立了(不依赖泳池过滤循环系统)
演进
90~00 年代
-
随着硬件的发展、传感器进步、成本开始降低,控制系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比如可以检测池壁,一些轻微的防止卡住(其实就是跟扫地机非常类似)
-
过滤上进化了,有独立的脏污过滤篮子
类似于扫地机的尘盒
10 年代
-
轻量化设计(网上搜一下概念化时代的图片,非常笨重的)
-
无线化(类似于吸尘器)
-
手机控制(那个年代的智能化,万物互联)
-
算法和传感器进一步升级(比如在路径规划上有长足的进步,其实这个时候扫地机的路径规划也是一个跃迁)。
现状与趋势
今天先简单开个篇,更多细节在后面的市场/产品规划/技术/传感器/成本等篇章穿插。
后续:
- 市场:欧美、大澳洲
-
主要玩家:Maytronics、Zodiac、Aiper 等 大家可能非常熟悉 Aiper,其实目前国内第一大出货厂商依然是望圆,前年我在群内分享过,不知道大家还记得不。元鼎之前一直是在望圆贴牌。(群内有个大佬去了元鼎,你们有兴趣的可以群内喊一嗓子,会有回应。) 这里面也有他们发展中的工厂思维陷阱,你们可以去挖掘一下,作为产品经理的必修课。
-
趋势
- AI:Obstacle avoidance、mapping、path planing and MSF
- sensor:Vision、Laser、Ultrasonic、Water quality sensor etc.
- Energy-Saving motor、Battery
- 场景:场景分类的产品规划(不同资源类别的公司切入点儿都不一样,主要头部厂家的产品规划也不太一样,大家在市场理解上的分歧还是比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