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微信公众号的变化很大,我自己也是产品经理并且也写一些小东西,所以关注的比较多。所以用产品的角度来思考一下这些变化。
我关注的主要变化有 3 个:
1、消息列表顺序:公众号消息列表由「时间顺序」改为「智能推荐」,或者叫做算法推荐;
2、发现:消息列表中推荐未关注的公众号;
3、常读:消息列表有一个「常读订阅号」,公众号后台有一个「常读用户」的数据统计,不过不用担心,是由隐私保护的,后面讲。

其实很有很多变化,比如昨天的回归「点赞」以及之前的「专辑」功能,等等。
我主要关注的是【产品与用户的关系】这个方面,所以只谈与「关系」有关的 3 个变化。
为什么这么关注「关系」呢?
因为我们产品经理的工作其实就是为了获取利益回报而为顾客创造价值并建立稳固关系。
这点儿也在旧文的「产品思维」中也有阐述。
比如,你关注我的公众号,我们的联系是从你点击「关注」这个按钮开始的。代表着你与我之间产生了非常稳固的关系。
为什么这么讲?因为你关注我之后,大概率的情况下是不会取消关注的。
我从后台数据看到,其实很多人关注后可能就关注后的那两天看文章了,后来再就没看到出现过(后台有个 top 10 的阅读统计)。但是并没有大量的取消关注。
这代表着过去的你喜欢过去的我,因为人是变化的,你在变化,我也在变化。你的行为习惯、喜好都在变化,同样我也在变化,我写的内容也在变化。

以我自己使用公众号为例,我关注了 500+ 的公众号,其实我常看的也就不超过 20 个。相信你也与我差不多(也许你根本就看不见我这篇文章,哈哈哈!)。所以,大部分的内容,其实我是直接滑走的,并不看。而想看的内容很可能被大量的信息流覆盖了,这就是严格按照「时间顺序」的消息列表带来的局限性。
即过去的我被强制推到现在的你面前,但本质上现在的我你可能并不喜欢。
这只是建立了关系,但关系并没有创造价值。
「智能推荐」其实就是为了抑制这种强制性,应运而生的。通过分析现在的你,将你喜欢的内容推到你面前。目的就是为了让你与公众号号主建立稳固的关系。
盘活了这部分流量,对于公众平台来讲存量才更有价值,也加强了公众号主与平台的关系;对于公众号主来讲也是扩大价值,因为内容被更多的人看到,加强了与读者的关系;对于读者来讲也有价值,因为读者获取了信息,稳固了与号主的关系,更甚至通过分享建立了与别人的的关系,产生更多的链接。

微信公众平台将你关注的公众号用一个消息盒子装起来呈现在你面前,也就是所谓的「订阅」。与其他平台不一样的是,并不是大量靠算法推荐,微信的这个「智能推荐」还是基于过去的你进行推荐,优化消息列表的消息顺序。可是你是在变化的,公众号主也是在变化,这时候就有一个问题,你俩可能匹配不上了。
但,微信并不知道哪些因素影响你不喜欢过去关注的内容,然而微信公众平台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为了让用户更好的获取内容,「发现」功能诞生了,就是你消息列表中那个你为关注公众号的推荐小卡片。
我不知道微信的这一功能的算法规则,但我认为这是一个对三方都受益的功能。平台能更好的分发内容;号主能扩大流量,实现增量;读者能够获取不曾关注的新知。
对于公众平台来讲是,支持增量,收拢存量。这一策略效果对号主和读者是同样的。

「智能推荐」「发现」之于关系的理解可能比较隐性,「常读」之于关系就很明显了。
你是某个公众号的常读用户,但是,号主推送的时候,你正好没时间看。即使有时间看,可能也会被大量的其它信息淹没。这时候,在消息列表顶部增加一个「常读订阅号」,并且有小红点提示。
自然而然把你的注意力拉回到了现在的你喜欢现在的公众号的面前,增强了你与现在的你甚至未来的你与号主的关系。你与号主的关系加强了,自然就与公众平台的关系加强了。
再来看一下公众号后台的「常读用户」,其实在早期,我见过几次常读用户不仅被统计出来,并且每个关注着的昵称右上角还标注了「常读」,但是马上就取消了这个用户标注。可见微信的反应速度还是很快的,其实这个用户标注是伤害平台和读者的。
公众号主现在只能看到统计出来的「常读用户」数量及其属性。

说实话,这个对我触动很大。有那么一段时间,我想停止更新了,当看到这个常读用户的时候,还是捡起来继续更新。
因为,在当前自媒体的情况下,常读用户每月稳步增加,常读比例也一直保持在 28% 左右。这个给了我很大的动力,因为除了打开率和阅读完成率两个数据不错外,我得不到更为直观的反馈,特别是在没什么留言和在看数据的情况下。
在我看来,公众号的粉丝数并不代表流量。反而「常读」才是真正的流量。这是对于公众平台来讲。
对于我这么一个小号主来讲,流量没什么意义,关键在于我能「链接」多少人,这才是最大的意义,才能反应我有多大能力。
我想对于大号也是一样,常读才是最有意义的。假设,一个 10W 粉丝量公众号与一个 1W 粉丝量公众号的常读用户量是一样,其实他们的价值也是一样。
在这里不要脸不要皮的号召一下,如觉得我写的内容(不不不!几个歪字)有用,分享、点在、再看(不不不!太贪心了)任意一个就好。
其实,说了这么多,只是想说微信公众平台的在外部环境剧烈变化的时候,是如何思考产品逻辑的。用户的时间时不变的,然而用户的时间被各种外来影响因素所切割。当出现这样的市场格局的时候,我们如何调整产品策略,产品如何演进,如何思考产品逻辑。
这只是我的一些浅见,欢迎留言说说你的观点。